导航菜单
网站标志
文章正文
“把所有的垃圾变为资源!”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8-05-25 11:45:45    文字:【】【】【
摘要:——董配永委员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一思想正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必将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前进方向与未来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垃圾问题已越来越严峻———每年近10%的垃圾增长量,2/3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较为粗放的处置手段,进展缓慢的垃圾分类……不仅离“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相距甚远,也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腹之患。

但另一方面,垃圾原本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个人、某些人眼中的垃圾,在另一个人、另一些人眼里其实就是宝贵的资源,甚至还成为艺术品。

因此,如何对待“垃圾”不仅是管理者工作智慧的体现,更是每个人顺应自然、尊重规律、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

知易行难,知难而进。除了依靠政府的管理,一些有识之士也主动参与到这项事业之中,全国政协委员、华夏董氏兄弟集团董事长董配永,正以其难得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身体力行,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垃圾处理和废旧资源回收领域。


“垃圾本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9月20日,河北省滦县九百户镇大井峪小学收到一份及时的“礼物”。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在开学之际特别向学校捐赠了100多套漂亮的学生桌椅。与许多捐赠不同,这些漂亮桌椅原料却来自一个个垃圾场,经过集团旗下马矿公司的精心加工整修后,曾经的“废物”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久以前,8月24日,在河北滦县横渠实验中学,800张崭新的床铺被运到新生宿舍。这也来自董配永的捐助。这些由废旧钢铁重新制造而成的床铺结实、耐用,顿时解决了学校的大难题。

“垃圾本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在捐赠仪式上,董配永强调,“我们希望以这些活动做出表率,通过垃圾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化腐朽为神奇。”


全国政协委员董配永(前一)扛着刚从垃圾堆中“淘”出的工艺品

看似几句宣誓的话语,背后却是艰难、细致的工作:

2013年以来,华夏董氏兄弟集团相继在黑龙江省绥棱县、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北京市东城区和朝阳区等地开始进行垃圾源头分类回收、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合作。

每天清晨,驻京的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员工都会来到这几个街道的垃圾中转站,帮助回收点的工作人员从一车车垃圾中将各类物资分类回收起来。

自行车、废纸片、旧家具、锈迹斑斑的钢铁、甚至破碎的玻璃……这些被很多人认为的“破”、旧东西被仔细地挑选出来,再分别送到不同的地方进行加工处理。

以自行车为例,这些在北京被随意丢弃的“僵尸车”在分拣后“坐”上卡车被运到位于唐山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几道工序下来,“缺胳膊少腿”的自行车焕然一新。

从四处收集到集中分拣、从远距离运输到工厂加工,再到捐赠使其充分使用……这些人力、物力都是华夏董氏兄弟集团主动无偿投入的。

“我做这些事情目前根本没有商业效益,也没有什么名利思想。”董配永说,“世界上原本没有什么是垃圾,‘修旧利废’是最基础的规范。只是近年来被忽视了。希望我们的行动能重新唤起这种意识,让社会重新把所谓的‘垃圾’当作资源与财富来看待。”

“让勤俭节约成为社会共识”

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进军,并非是董配永一时热情下的决策,一步步走来,他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

在位于北京市东二环的华夏董氏兄弟集团总部,这里临近王府井步行街和中国美术馆,可谓寸土寸金。走进大楼,却没有想象中金碧辉煌的样子。

较为昏暗的走廊里,在墙壁上却随时都可以看见类似“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这样的教育警示之语。

为了节约资源,从入住这个写字楼开始,董配永就要求楼中走廊要刻意少开灯。更是对公用厕所进行了改造。

按照原本格局,公司总部几层楼的数十间办公室都带有独立卫生间,耗费大量生活用水。2009年,董配永专门斥资将其拆除改造,在一个楼层建起了公用洗澡间、卫生间。为循环利用水资源,他还找人重新设计了下水管线,将用过的洗澡水引来冲刷厕所。公厕改造后,仅每年节约淡水就达2万多吨。

类似的细节,在集团内部比比皆是———为减少化学洗涤品用量、防止水源污染,集团自制环保肥皂、牙粉发给职工使用;食堂用麦麸子清洗餐具;每个公司要求做到垃圾分类投放;每到冬季,所有公司合署办公,节约大量燃煤……

对于一个经营收入很好的企业来说,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严苛要求?

“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依靠,是子孙后代的生命保障。今天你多浪费一点,明天你的子孙就少享用一点;今天你以挥霍资源满足自己的私欲为荣耀,明天你的子孙就会因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危及生命而痛苦。”怀着这样的忧患意识,董配永不顾他人不屑甚至嘲讽的眼光,就这样坚持了几十年。

一点一滴地累积也让董配永意识到,节约固然重要,但让资源循环利用起来才是根本。向“垃圾”进军就成为他的选择。

自2014年开始,董配永就要求集团所属各公司必须成立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从此,搞好废旧物资回收,实现垃圾变资源化利用便成了整个集团的制度化、常态化工作。

在集团总部顶层,有一个露天平台,花草掩映中四面可以俯瞰北京城一角。平台一进门处一个喷水的工艺品古香古色,颇为精致。

“这是董事长从垃圾堆扛回来的,清洗过后就像新的一样,大家都说漂亮。”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刘万钧笑着说,“在垃圾里经常能捡到各种‘宝贝’。”

他指着旁边一个干净漂亮的熨衣架,“这也是我从垃圾堆里‘淘’出来的,换了个布面,又是新的了,还挺好用。还有你坐的这个沙发、面前的茶几、远处那个自行车……”

“金银非宝,资源为宝”

如今,再生资源利用已经成为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发展的新战略。

从2016年开始,集团投资20亿元在唐山建起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回收、废旧物资再生利用工作,目前已有各类资源再生加工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2300多人。今年又在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上马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建立起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姜淑芬是集团绥棱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一开始觉得这个活干起来又脏又累,让人瞧不起,觉得自卑,不想干;后来渐渐发现,废品,真的是一座非常丰富的资源宝库。”

据姜淑芬介绍,他们不仅从废品中挑出了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资,还通过拆卸、粉碎等分类处理拉长产业链,实现了这些物资的再次升值。“不到半年,我们的公司收益就达到全部股金的40%,每个人都有分红。”

“金银非宝,资源为宝。”董配永的话语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他也希望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可以扩大到更广阔的层面。

“如果能将董氏集团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全国实现复制推广,五年之后,有望实现年产值15000亿元,安排就业岗位150万个。”董配永说。

在得知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10%,废纸、废塑料等价值较高的垃圾,也只是低水平、高污染的重复利用后,2017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董配永专门提出提案,建议加大舆论宣传教育,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成为国家战略、政府责任和全民行动。

他认为,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垃圾强制分类方案,尽快制定并落实好垃圾源头分类措施,提供必要服务设施,促进源头分类投放、收储、运输和加工转化,真正形成全民化参与、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的稳固链条。特别要落实领导岗位责任,把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

同时,董配永还建议调整目前政策资金投向,把用于填埋、焚烧上的政策和资金,调整一部分投放到资源化处理利用项目上,“这样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个垃圾污染和危害相对较小的世界,完全可以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期待让董配永充满信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行动起来,加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400 6886 159

Copyright © 2018 dsthn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董氏兄弟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黑ICP备17002445号-1
回到顶部